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
儒学动态
专家观点
项目成果
研讨动态
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建设
分中心活动
传播普及 传播普及
交流互鉴 交流互鉴
尼山球友会·文明论坛
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
廉洁文化建设
球友会·文明建设
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
《孔子研究》
《中国儒学年鉴》
儒学名家 儒学名家

解构战场鲜为人知的一面,《金蝉》成功首演

来源:球友会  更新时间:2024-05-18 18:55:18

 

4月3日晚,江苏大剧院原创话剧《金蝉》迎来首演,战场并且演出谢幕后,人知江苏大剧院副总经理、成功监制李斯思以及编剧李宜橙,首演导演罗茜等主创来到台前,解构金蝉携演员们与首演场观众进行了一场面对面对谈,战场探讨《金蝉》“破茧而出,人知振翅飞翔”的成功创作故事。

怪诞与诗意交织

解构战场鲜为人知的首演一面

《金蝉》全剧弥漫着一种怪诞又诗意的美,90分钟7场戏,解构金蝉台上5位演员高强度输出文本。战场

很快观众就会理清《金蝉》的所有主线:以作家叶书林的创作态度转变为线索,历经排斥、成功接受、首演完稿、撕稿再修稿,展开对生命价值的审视。串联起书房、战场、教堂地下室、小说情境等叙事空间,勾连出执着委约写书的士兵、大团圆爱好者杨妈等角色,同时贯穿着陈家小姐久久不予回信的悬念。

条条线索相互交错,用一种平行蒙太奇手法构筑多重空间充盈叙事。剧中角色时而扮演,时而叙述,皆融于诗意洗练的台词。

“唯有文字能堪此任,宣告生命曾经在场。”面对委托写书的士兵,作家叶书林从糊弄推脱,慢慢转变为寻找自我,最后完成了要写“立言之书”的心灵蜕变。作家的创作使命担当是什么?生命的价值何在?观众也陷入情景,跟随叶书林的视角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思考。

叙事轻盈不拖沓

递进青年人的生命追问

内涵深刻而不沉重,叙事轻盈而不拖沓,是话剧《金蝉》年轻主创们想要带来的舞台。

编剧李宜橙2018年开始创作剧本,希望借由《金蝉》改变对战争题材的刻板印象,“以一种抽象化、艺术化的方式重新解构战场鲜为人知的另一面,并最终衍生出我们对那些为了民族、为了家园而牺牲的战士们的真诚回响。”

《金蝉》并非直面战场风云的恢宏叙事,也未陷于对小人物悲情的一味抒发,而是着眼于战后,让军人与文人在超乎自然的状态下奇妙相遇。以一种全新视角展示战争的残酷,以及对逝去生命的真诚念想。

除去剧情文本带来的新颖,《金蝉》在视觉、听觉上让人耳目一新,也更加贴近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视角。

这是导演罗茜等青年主创,在创排之初就想要带来的舞台设定:“整体的舞台风格呈现,会有一点点魔幻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会带有浪漫气息。”

高高架起的平台,围绕舞台的书架,是叶书林的“围城”。两位士兵的到来打破了平衡,他的世界也随之延展,原本代表叶书林脑海的书架被打开、撕破,隔层成为战壕和防空洞,战场以一种巧妙的方式逐渐入侵舞台空间。

音乐则给予了舞台怪诞美学最大的渲染,全剧在写实与写意间转化,高频的戏剧节奏,隐喻的剧情反转,深刻的主题内核,《金蝉》立意打造更当下的舞台质感。

轰轰烈烈、有笑有泪的九十分钟过后,当全剧最后一幕,所有演员身着现代装束、手推行李箱,以一种“回家”的姿态走向台前时,观众给予这部戏的掌声与认可迎来了集中式爆发。

今晚是首演南京站最后一场,首演结束,《金蝉》还将振翅飞翔,开启合肥、苏州、上海等城市巡演。
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

(图片由江苏大剧院提供)


校对 王菲